时光是一棵巨树,总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年轮;奋斗似一缕光,能把荒芜之地照亮成希望田。有这样一位老人——易厚掌!40年来,借条扁担、持把砍刀、拿铁镐,用一双厚掌将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的荒山变为林海,演绎了一段凡人亦非凡的动人篇章。
故事要回溯到1985年的春天。彼时广播里传来国家对林业实行“三定”政策的声音,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易厚掌的心间。当时身为生产队长的他,怀着对绿色的热爱和荒山绿化的憧憬,主动联系县林业局,签下承包荒山造林的合同。尽管该事投入大、周期长、回报寥寥且风险扎堆,亲友邻里一致反对,可他没有半分迟疑,带着全家一头扎进大山里。那时,一条扁担挑着树苗,一步一颤走向荒山的上坡;一把砍刀披荆斩棘,为绿色前进的道路清理阻拦;一个铁镐飞舞,一挖一刨里,树宕逐渐成型;累的时候,也只能握住一根树枝当做匆忙停留的依靠;一家老小凭着这股韧劲儿和拼劲儿,用了十年的时间在西塔山栽下2000多亩幼苗,胜利的曙光仿佛就在眼前。
但是,老天总是爱开玩笑。仅仅一夜,一场来势凶猛的大火无情夺走了这一切。这还不够,老母亲因积劳成疾,再加上接连受重大打击溘然长逝;接着妻子上山补苗的时候,栽倒下去,再也没能起来。易厚掌遭遇如此人生重击,就把两位亲人葬在西塔山,然后化悲痛为力量,依然不分昼夜地在山上忙碌。他的双手因长年握着锄头、铁锹等工具粗糙不已,虎口皲裂,新伤旧伤叠罗汉,甚至连疼痛感觉都已失去,但他依然打趣说名字注定了他的命运。
好在风雨之后,彩虹隐约显露。易厚掌把儿子易成兵叫回参与造林。父子二人深入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科研农场,拜专家门下虚心求教。结合学习经验,重新调整了山里的树种结构,一些退化树种被取代。近年还探索“以经济林养生态林”的模式,七百多亩的茶树、油茶树如绿衣卫士般站在山地;一些芝麻、中草药、花生等作物见缝插针种在中间。从种到成果收获再资金回流到山林养护上面,形成一个完整且有活力的循环。
父子俩成立林业合作社服务全村,他们不仅提供树苗,还会细心教导栽树方法,带着大家一起在林子里面深挖财富。村里的男女老少种树种出了笑容和希望。这里还有200亩“好人林”,这成了志愿者新战场,绿色力量不断加入扩大。易厚掌种绿护绿行动汇聚了人间温暖与勇气传承。
如今漫步西塔山,可以看见山头都包裹在绿色毯子里面。易厚掌现在被大伙称作 “当代愚公“,连当地人也亲切喊着它 “易厚掌山”。一棵树改变不了气候,可一座绿色的山林能够。易厚掌的行为,好像那点点星火,让我们相信平凡的种子也能开出创造奇迹花,在生活沙漠当中寻找着我们前行绿洲道路。每个人都在想,您是否也会在自己领域里面,像易厚掌这样,坚定守护内心那片绿?有兴趣不妨留言分享下想法觉得此文还不错别忘了点赞和分享,让更多人看见这个了不起的真实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