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“苏超”赛事宛如一颗闪耀的新星,吸引着赞助商们纷至沓来,其独特魅力究竟何在?又将如何为地方经济持续赋能
“苏超”赞助商划分细致,有总冠名商、官方战略合作伙伴等 5 个类别。开赛之初,赞助商几乎都来自江苏本土。部分赞助商最早是以尝试的心态支持,后来却发现“苏超”极具潜力,如今“百万级”的赞助商名额都已供不应求。
海澜之家是较早赞助“苏超”的江苏品牌,它敏锐地察觉到“苏超”的流量与话题度和自身业务十分契合。6 月 25 日起它推出了“澜哥请你免费看‘苏超’”活动,观众有机会获得现场门票、主客场城市 T 恤等。该公司作为官方战略合作伙伴,会在 7 个月赛程里与赛事深度合作以提升品牌曝光度。
伊利也参与赞助“苏超”,其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苏超”参赛方拥有的“敢玩、接地气、能自黑”的特质,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距离感,这与伊利和消费者建立真诚互动、快乐陪伴关系的理念相契合。
对于江苏而言,“苏超”的品牌价值还体现在赛场之外,很好地带动了消费市场。夜间餐饮消费明显增长,7 月 5 日,江苏省异地消费者夜间餐饮消费较赛前增长 40%,烧烤成为热门消费品类。在扬州,以“三把刀”文化为代表的服务零售业态成了“赛后二场”消费的重要场所。江苏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提到,许多“苏超”赞助商来自日常消费领域,赛事点燃消费热潮的能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合作。
从商业特色来看,“苏超”有着很强的包容性。许多赞助商能够以较低门槛参与赛事,甚至一些草根赞助后来成为热门话题。即使“苏超”出圈后一线品牌跟进赞助,主办方依然保持公平,为草根赞助商提供平等的广告牌位能见度,凸显出很强的契约精神。这也体现出老百姓对赛事的热爱、支持和信任,正如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所说。
“‘苏超’比拼的不仅仅是球场上的实力,更是各地以赛事为媒,推动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。考虑到“苏超”在商业运作上的独特优势以及对地方经济的深度带动,未来它无疑将持续为江苏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。大家觉得“苏超”这种模式能在其他地区复制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