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7月7日消息,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特殊困难群众实施了有力的关爱帮扶行动。此行动以政协议政为助,多部门联动实施十二项专项措施,这一举措为特殊困难群众兜住了民生底线,十分引人瞩目。
宁夏政协充分发挥自身协商议政的核心职能。政协委员深入到自治区内的基层地区广泛调研,积极收集社情民意。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面临的急迫难题,像基本生活难以为继、医疗费用高昂等实际情况,委员们通过专题协商会议与提交提案建议等方法,将群众的需求逐步转化为相关政策。这些政策提案聚焦在特殊困难群体的各个方面,有力地把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众的问题推上政策制定的重要位置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提案建议精准影响了帮扶政策的策划与修改,从整体上框定了关爱帮扶行动的政策走向与大框架。
为更全面落实帮扶政策,宁夏多达21家相关的部门及单位齐心协力,推出了十二项关爱帮扶行动。这十二项行动可谓是覆盖面广,贯穿了特殊困难群众生活的诸多层面。在基本生活方面,提高救助标准能够让特殊困难群众在日常物质消费上有更多保障。在住房领域,采取提供保障性住房与发放补贴的方式优化居住环境。对于教育问题,发放助学金以及减免学费帮助不少困难学生得以继续学业。就业援助行动则助力特殊困难中有劳动能力的人找到了合适岗位,成功实现收入增长。而且法律援助为特殊困难群众遭遇的法律纠纷提供了协助,有力维护了他们的权益。
为保障关爱帮扶行动有效落实,宁夏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措施。诸如联席会议制度促使各部门间沟通顺畅,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帮扶对象信息及时更新,部门会商有效地整合了各方可用资源。通过这些举措,宁夏实现了多部门间信息的迅速传递与整合,形成了全社会踊跃参与帮扶行动的强大态势。
截至目前,宁夏前两批帮扶成果斐然,成功帮助了211户共711人,使得58户182人不再被列为需要帮扶的群体。当下,第三批61户204人的帮扶工作已然展开。在总共292项精准帮扶措施里,已经落实了158项,资金投入达46.94万元。总体来说,这些关爱帮扶行动很大程度提升了宁夏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,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。大家觉得宁夏这种多部门协同帮扶特殊困难群众的模式,能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吗?